2:1-7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信

经文背诵:启示录2:4-5

2:1耶稣给以弗所教会的信息

  • 1:9-20约翰得到人子的启示,描述了他看到的耶稣的惊人异象。耶稣的异象是如此得有力,以至于约翰仆倒在他脚前,像死了一样。耶稣安慰约翰,告诉他写下所看见的事(异象)。耶稣同时指示约翰写下“现在的事,并将来必成的事”。现在约翰会在第2-4章中写下现在的事,这事是关于七个教会的。
  • 1:20耶稣解释了七星和七个金灯台的意思,说道:“那七星就是七个教会的使者;七灯台就是七个教会。”使者最有可能象征着教会的领导,比如牧师。这七个教会是当时真实存在的教会,同时它们也代表了每个世代的教会。
  • 2:1A耶稣让约翰写信给第一个教会以弗所,通过写信给使者(牧师),这个使者会把信带给以弗所的教会。这个教会很有历史,在整本新约中不断被提及。百基拉,亚居拉,亚波罗和保罗都给这座城市传过福音,并且最终许多人都相信了。神的道在那里日渐兴旺。保罗在那里工作了三年,建立教会。耶稣是在大概40年之后才对以弗所教会传达信息的。此外,以弗所书是写给以弗所的圣徒的。
    使徒行传18-20;提摩太前书1:3;提摩太后书1:16,18;4:12;以弗所书1:1-2
  • 2:1B以弗所是小亚细亚的一座城市,因如下原因而被人所熟知:以弗所是一座大都市;拥有能够举办游戏的,能容纳两万人以上的大剧院;并且假神亚底米的庙和神龛也在此处。
    使徒行传19:27,35
  • 2:1C耶稣给信件开了头,首先阐明了是他在说话:“那右手拿着七星,在七个金灯台中间行走的说”。从之前的经文中(1:12-13)我们可以得知这是耶稣,耶稣一开始就申明了他的权柄和大能。耶稣,我们的总司令,救我们脱离罪并授权我们奉他的名传扬福音的那一位,每个教会的头,允诺与我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的那一位,他有消息要传达给他的教会。我们需要倾听!

2:2-36耶稣称赞以弗所教会

  • 2:2A保罗在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书信中告诉我们,信徒是为了要行善而被造的,耶稣称赞以弗所教会的好行为。尽管生活在那座城市的艰难环境中,他们仍然辛勤劳作,建立教会(劳碌),并且他们一直很忠心(忍耐)。
    以弗所书2:8-10
  • 2:2B耶稣称赞教会,因为他们不容忍恶人。信徒被召要过圣洁的生活,要与任何恶或罪隔绝开来。
    以弗所书5:1-11
  • 2:2C耶稣称赞教会,因为他们拒绝假老师。保罗警告以弗所教会,在他离开后,会有假老师出现,试图引领信徒听从他们的假道路。牧师应该密切关注并关心教会,保护教会远离假老师。这正是以弗所教会所作的。任何宣称所他所教导的内容是来自于神的人,他们都会试验,他们只相信那些教导从使徒那里得到真理的人(这些真理现已包含在圣经里)。
    使徒行传20:28-31;马太福音24:23-25;哥林多后书11:13-15
  • 2:3耶稣称赞教会的正确动机:“为我的名”。他们辛勤劳作,在环境艰难时仍旧忠心耿耿,憎恨恶并且拒绝假师傅,所作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想要顺服于耶稣。
  • 2:6耶稣称赞教会,因为他们恨恶尼哥拉一党人的行为,即恨恶拜偶像或行奸淫。耶稣恨恶这群人的假教导,教会也恨恶这一行为,做得非常正确。
    启示录2:12-15;民数记25:1-2

2:4-57耶稣批评并挑战以弗所教会

  • 2:4A尽管耶稣因为他们的行为称赞了教会,然而,有一件事他仍要责备他们:他们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他们丢弃了对基督和对彼此的爱。耶稣批评教会,因为尽管他们在正确的动机下行善,他们忘记了去爱。他们忘记了他们与耶稣的个人关系,这导致了他们忘记了去彼此相爱。
    以弗所书1:15;3:17-19;6:23;哥林多前书13:1-3;马可福音12:30
  • 2:5A耶稣建议教会做如下这三件事:(1)回想。他们需要回想他们刚开始相信耶稣时,对耶稣的爱。(2)悔改。他们需要停止继续按照现在的方向行进,要意识到他们没有全心爱耶稣的罪,离弃这罪并且开始做正确的事。他们需要再次开始去爱。(3)行起初所行的事。他们刚开始做得正确,全心全意全力爱耶稣,但是现在他们偏离方向并停了下来。他们需要真诚地爱耶稣,让爱使他们心中的火重新燃起,通过带着爱的顺服来真正地敬拜他。
    约翰福音14:15
  • 2:5B如果他们拒绝做这三件事情,耶稣说他就会快速临到他们那里,把他们的灯台从原处挪去。这意味着耶稣会以这样的方式审判教会,他们的教会将不再是一个教会。
  • 2:7听到这一消息是每一位信徒的责任,如果他们自己的心被圣灵定了罪,他们需要听到这一消息并且忏悔。所有真正的信徒(得胜的)会在天堂(神的乐园)里得到永生(生命树)。约翰一书5:4-5;启示录22:2,14,19;路加福音23:43;哥林多后书12:4

复习题

  • 谁在给各教会写信?
  • 为什么教会被称赞?
  • 为什么教会被批评?
  • 对于教会的挑战是什么?
  • 谁是得胜的人,他们会得到什么?

1:9-20人子的异象

经文背诵:启示录1:17-19

1:9-11约翰得到启示

  • 1:9A约翰称自己为这个启示的接受者和传达者。他谦逊地鼓励他写信的对象,声明他与他们的共同点:(1)“你们的弟兄”,即他同为信徒;(2)“一同有分”,他与他们有共同担当之处,他声明如下:“患难”或因福音而受的折磨,苦难及试炼。“国度”表明他在服侍并寻求神的国。“忍耐”或坚忍,他会服从神,不计代价。
    启示录1:1,4
  • 1:9B约翰告诉我们他所受到的一些迫害,说到“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岛上”以及他在那里的原因是“为神的道,并为给耶稣作的见证”。据信,约翰是被流放到了拔摩岛上。他在那儿过着流亡生活。他被流放的原因是他在传扬神的道,并为耶稣基督作见证。
  • 1:10A在“主日”,也就是周日(称为主日是因为这是耶稣复活的日子),约翰“被圣灵感动”意味着他被圣灵以超自然的方式充满,以便能得到这一启示。
  • 1:10B-11接着,约翰听见在他后面“有大声音如吹号”。这一听起来像吹号的响声告诉约翰将他的所见写在书上,并送到下述七个教会:以弗所、士每拿、别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铁非和老底嘉。据称,教会的排列顺序就是使者送达本书的顺序。

1:12-1620约翰看见惊人的异象

  • 1:12A约翰看见了发出巨大声响的人。他开始描述他的所见,也许我们看起来很奇怪,但这都是些象征,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人是什么样的。
  • 1:12B-13A首先,这个人站在“七个金灯台”的中间。在第20节经文里,从圣经本身的解释我们可以得知,这些是七个教会。所以七个金灯台代表教会是这世界的光。并且,上下文中异象的其余部分也跟这些教会有关系。
    腓立比书2:15
  • 1:13A约翰首先说这个人:“好像人子”。我们从圣经的其他部分得知,耶稣就是“人子”,这是对耶稣的描述。这是在提醒我们,神与他的教会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这也是这一耶稣站在教会中间的景象所要代表的。
    约翰福音3:13-18;但以理书7:13;马太福音28:20
  • 1:13B他接着描述他(耶稣)的衣着:“身穿长衣,直垂到脚,胸间束着金带。”这象征着旧约里大祭司的着装,表明耶稣是我们尊荣的大祭司。耶稣为了罪把自己献上作为完美的祭,并且他现在活着,永远为我们祈求。
    旧约里的祭祀:出埃及记28:4;利未记16:4;耶稣作为大祭司的事工:罗马书8:33-34希伯来书2:18,4:14-16
  • 1:14-15A约翰接来描述的是他的脑袋,头发,眼目和脚。他说:“他的头与发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脚好像在炉中锻炼光明的铜。”这象征着耶稣在教会中施展作为。“白”指代耶稣是永恒的,火焰般的眼睛代表他的无所不知,铜一般的脚代表审判。这些都表明了他会洁净他的教会,使之圣洁。神是永恒的,全知的审判者。
    但以理书7:9
  • 1:15B约翰说他的声音“如同众水”,意味着声音很大,带有权柄,耶稣的声音会被听到。
    以西结书43:2
  • 1:16A“他右手拿着七星”。在第20节经文中,耶稣告诉我们,那七星就是“七个教会的使者”。“使者”在这儿最有可能指的是“传达消息的人”,可能指代教会的领导或者牧师。他们在耶稣的“右手中”,意味着他们在他的权柄之下,因为他是教会的头。正是通过了这些人,他向各教会传达他的信息。
    路加福音7:24,同样的“使者”一词被翻译成“所差来的人”。基督是头:以弗所书4:15;5:23;歌罗西书1:18
  • 1:16B从耶稣口中“出来一把两刃的利剑”,代表着神的道。正是通过神的道,基督创建,改良并保护他的教会。
    希伯来书4:12
  • 1:16C最后,耶稣“面貌如同烈日放光”。光代表着神荣耀的知识,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照进我们的生命里,并且我们在我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
    哥林多后书4:6;士师记5:31;马太福音13:43

1:17-20对异象的反应:惧怕,安慰,行动

  • 1:17A惧怕:约翰看到了耶稣究竟是谁,就颤抖起来。他就仆倒在耶稣脚前,像死了一样。
  • 1:7B-18安慰:耶稣安慰约翰,告诉他“不要惧怕!”因为耶稣是“首先的,是末后的”,即永恒的。他“又是那存活的;曾死过,现在又活了”并“直活到永永远远”。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付上了代价,但又从死里复活,并且今天还活着。他永永远远地活着,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他战胜了罪和死亡。信徒不必担心死亡和下地狱。
  • 1:19行动:耶稣告诉约翰要记录什么。“所看见的”,即第10-16节经文中他刚刚看到的异象;“现在的事”,即在第2-3章中他要写给教会的信;最后“将来必成的事”,即第4-22章中将来的事件。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时间表,告诉我们本书写的是什么。

复习题

  • 谁得到了异象?
  • 他写信给的那些教会的名字都是什么?
  • 异象里的人是谁?
  • 这个人的特征是什么?他们象征着什么?
  • 对于异象的反应是什么?

1:1-8启示录简介

经文背诵:启示录1:3

1:1-3作者,受众和祝福

  • 1:1A“耶稣基督的启示”意味着这本书是来自于耶稣,关于耶稣的。他将要展示或揭露“必要快成的事”,或将来的事情。这些“事”已经开始了,将“必要快成”,但还没有完成。
  • 1:1B本书的受众是“他的众仆人”或信徒们。耶稣想要我们知道我们的将来。
  • 1:1C-2神将这个启示给了耶稣,耶稣给了天使,天使又给了约翰,约翰把它写了下来,好让信徒阅读。因此,本书的人类作者是使徒约翰,他也是约翰福音以及使徒书信约翰一书、二书和三书的作者。约翰是耶稣的仆人。他的工作是“证明”或见证如下三件事情:(1)神的道——这是来自于神的真理,不是约翰自己的观点;(2)耶稣基督的见证——所有来自于耶稣的事和所有关于耶稣的已经显明的事;(3)凡约翰所看见的事——所有他在他的异象里所经历的事。
    约翰福音7:16
  • 1:3对于所有读到,听到又遵守这一预言的人,都有特殊的祝福。这本书不仅仅是要把我们的将来告诉我们,并且号召我们采取行动。这本书里的事件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所以我们不能拖延,而是今天就要为神而活。这样行的人都是有福的。

1:4-6以我们三位一体之神的名义发来问候

  • 1:4A约翰问候他写信给的亚西亚的七个教会,祝愿来自于我们三位一体之神的恩惠与平安归给他们。
  • 1:4B从圣父的角度:约翰强调神的永恒性和他无时不在的主权:现在,过去和将来。
    出埃及记3:14-15
  • 1:4C从圣灵的角度:这稍微有点儿让人困惑,但“他宝座前的七灵”似乎指的是圣灵,“七”指的是圣灵的完整性。
    试比较:以赛亚书11:2;撒迦利亚书4:2,6,10;启示录3:1;4:5;5:6
  • 1:5-6从圣子的角度:强调耶稣基督本身和他的作为:
  • 1:5A耶稣是忠实的见证。耶稣为真理作见证,并忠实地传扬真理,即使是在迫害和死亡的时候。
    约翰福音5:31-47;8:14
  • 1:5B耶稣是从死里首先复活的。这里背后有层面意思:(1)“首先”并不意味着他是“长子”,而是说他是掌控产业的那一位,或至高的统治者。(2)耶稣是第一个以不朽坏的身体从死里复活的。
    诗篇89:27;歌罗西书1:15-18;哥林多前书15:20
  • 1:5C耶稣是世上君王的元首。他是万王之王。他统治着所有世上其他的君王(政府、权威等)。没有谁能比他更伟大。
    启示录17:2,19:16
  • 1:5D约翰以向耶稣(耶稣做了如下事迹)的祝福做结尾,但愿荣耀、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
  • 1:5E耶稣恩典的事工:耶稣爱我们。他爱你。不是因为你是好的,而是因为他选择了爱你,并为你而死。耶稣用自己的血洗净我们,使我们脱离罪恶。他死在十字架上,拿走了我们的罪。他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来拯救我们。他的血洗去了我们的罪。
    加拉太书2:20;约翰福音1:29
  • 1:6耶稣使我们作王,作他父神的祭司。我们被封为君尊的祭司。我们献上属灵祭品,通过耶稣基督,可被神接纳,并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耶稣是王,我们是他君尊家庭的一部分。我们终有一日会与他在神的国里一起掌权。
    彼得前书2:9;罗马书12:1;希伯来书10:19-20

1:7-8耶稣的第二次再来

  • 1:7A耶稣会再回来。圣经在耶稣的第二次再来方面教导了很多,这是我们信徒期待发生的事情。他会以离开时的方式再次回来,驾云归来。
    路加福音12:40;使徒行传1:11
  • 1:7B耶稣的归来将会是一个公开且不可否认的事件。众目都要看见耶稣和他的全部荣耀。不相信的犹太人(他们也刺了耶稣)和不相信的外邦人(地上的万族)都要在他显现时哀哭,因为他回来是要审判这世界。选民会得救,所有其他人都会被丢进火湖里。
    马太福音24:30-31,26:64;撒迦利亚书12:10
  • 1:7C尽管非信徒会受审判,也会有哀哭之时,做为信徒,我们期待他的再来,结束这罪恶的世代。
  • 1:8耶稣拥有如下的身份,并且会以这样的身份回来:(1)至高无上的统治者——“阿拉法”是希腊字母表里的第一个字母,“俄梅戛”是最后一个,因此,耶稣声称,从头到尾他都在掌权;(2)永恒的主——耶稣今天活着,活在永恒的过去,并且他会再回来;(3)全能者——耶稣是全能的神。

复习题

  • 启示录的作者是谁?
  • 启示录的受众是谁?
  • 启示录的祝福是什么?
  • 约翰在耶稣基督本身和他的作为方面强调了什么?
  • 耶稣会以什么身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