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7耶稣医治软弱,医治疾病,赶鬼

经文背诵:马太福音8:16-17

8:1-4耶稣医治麻风病人

  • 8:1耶稣刚刚教导完他的门徒和跟随者。他下了山,许多人继续跟随他。每个人都为他权威式的教导而感到惊奇,但是耶稣接下来要做的事会让他们更为惊奇。耶稣会通过医治的能力证明他的权柄。
  • 8:2-3一个长大麻风的来拜耶稣。麻风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会引起皮肤病变,神经损伤,有时还会引起畸形。在耶稣所处的时代,这个人会被社会排斥。这个人知道耶稣不仅仅是人。他称呼耶稣,“主啊”,并且说道:“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这个麻风病人真的相信耶稣。我们可以知道他的信心,是因为他敬拜耶稣,并且宣称耶稣能依据他的旨意行神迹。除了神,还有谁应该被敬拜或行神迹呢?这个人在宣称真的信心。作为回应,耶稣伸手摸了他——耶稣真的摸了“不洁净”的人,他被社会排斥,患有传染病——说道:“我肯,你洁净了吧。”这个人的麻风病立刻不见了,他就洁净了。耶稣在表明他的教导背后满有能力,他来不仅是要医治身体上不洁净的人,更是要医治心灵不洁净的人。就像麻风病一样,无论你多么不洁净,耶稣愿意使你心灵洁净——愿意原谅你的罪。
    马可福音1:41,42;路加福音5:12,13;利未记5:3
  • 8:4在这个人得到医治之后,耶稣告诉他不要告诉任何人——因为在当时,这会妨碍耶稣做工——而是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对众人作见证——他可能很想告诉每个人他得了洁净,而不去耶路撒冷,或遵循必要的步骤来证明并公开表明他真的被医治了。但是他需要去,以便他能按照律法的要求,恢复洁净的身份。从这一刻开始,他的生活即将被改写。他不再是被社会抛弃的人,而是会再次被他周围的人所接受。耶稣不仅仅医治了他的疾病,并且恢复了他的人性,他的生命。耶稣想要改变你的生命——你生命的全部。
    利未记13:1-59;14:1-32

8:5-13耶稣医治瘫痪的仆人

  • 8:5-6耶稣来到迦百农,当他进到村庄里的时候,有一个百夫长过来求他。耶稣得知百夫长有一个仆人瘫痪在家,极其痛苦。他卧病在床,因为瘫痪意味着他是残废或瘸了腿脚。瘫痪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他的瘫痪可能从脚开始,扩散到全身,现在生命垂危。
    路加福音7:2-6
  • 8:7-9耶稣回应这个称他为“主”的人,说他愿意去医治病人——(犹太人把进入外邦人的家中视为不洁净,但是耶稣仍然愿意去)。百夫长觉得耶稣去他家中,他不敢当。百夫长不是犹太人,而是罗马军队的长官。他手下有一百人左右听命,但他也会听命于上一级。这个人了解权柄及其运作方式(甚至有仆人替他传话)。他知道,以耶稣的权柄,耶稣不必去他家,而是可以在不去看病人的情况下,仅仅通过说话,就能让仆人得到医治。他展示了在耶稣身上的真信心。
    路加福音7:1-10
  • 8:10-13当耶稣听到百夫长的回应时,他很是惊奇,决定把它当做一个教导的例子,说给跟随他的人听。他告诉他们,他在以色列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信心”。这听起来很刺耳,因为犹太人理应做神的子民,然而这个外邦人的信心却比他们还要大。然后,耶稣继续说明万国的子民(从东从西)都会得救(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与之相反,理应成为神子民的人——犹太人(本国的子民)会拒绝耶稣,不会得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陷入永久的惩罚之中(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不管你是谁,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真正相信耶稣的人才会得救,缺乏真信心的人不会得救。耶稣教导完这重要的一课后,他转向百夫长,让他回去,照他的信心成全他。因此,他的仆人立刻就好了。耶稣讲话满有神的权柄。

8:14-15耶稣医治害热病的岳母

  • 8:14-15接下来,耶稣到了彼得家中,看到彼得的岳母害热病躺着(可能因为感染或其他严重的原因)。耶稣摸了她的手,热就退了。她就起来服事耶稣。
    马可福音1:29-31;路加福音4:38-39

8:16-17耶稣医治被鬼附身和生病的人

  • 8:16夜晚时分,到了晚上,人们带着许多被鬼附身的人来到耶稣跟前。耶稣用他的话把鬼赶了出去。他同时也医治好了所有患病的人——无论是什么疾病,他都可以医治。耶稣拥有神的权柄来医治,讲话也带着神的权柄。与今日的假医治者不同,耶稣可以仅仅通过讲话或触摸人来即时地彻底医治病人。
  • 8:17马太告诉我们,耶稣这么做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他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耶稣来是要永远地医治我们的罪。对于这些人的短暂医治(他们有一天也会死去)预示着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要成就的一切。他会为所有相信他的人永远地拿去罪及其后果(包括软弱和疾病)。他们会住在不再有死亡、悲哀、哭号或疼痛的地方。与此同时,他医治病人会证明他所宣称的身份,神的儿子,并以此证明他在十字架上的死。因此,耶稣的医治意味着他不得不付上代价,而这都是计划的一部分,是要带来真正的医治——暂时地,以及永久地。
    以赛亚书53:4;诗篇103:3;启示录21:4

复习题

  • 当麻风病人来到耶稣面前时,他做了什么?
  • 在麻风病人得到医治后,他做了什么?为什么?
  • 为什么耶稣对百夫长的回应感到惊奇?
  • 在耶稣的权柄方面,他的医治事工教会了我们什么?
  • 这预示着耶稣会做什么?

7:15-29耶稣的教导:信徒的真假

经文背诵:马太福音7:24-25

7:15-20辨识先知

  • 7:15耶稣警告门徒,要防备假先知。假先知是故意假装先知而欺骗他人的人。这些人宣称知道并了解“神的话语”,但是他们却以错误的方式教导,通常是欺骗性的方式。耶稣说这些假先知会到我们这里来——意味着他们会故意接近信徒,当他们来的时候,会“披着羊皮”——意味着他们看起来是真信徒,但是心里面他们是“残暴的狼”——意味着他们不是信徒,却要来伤害信徒。
  • 在耶稣当时的时代,圣经不是完整的,因此仍旧会有一些先知,会直接从神那里得到给人类的启示。有些人即使不是先知,也宣称是先知,他们会错误地讲出神没有讲过的话。
  • 今天,我们有了圣经,不再需要旧约中那样的直接从神那里得到启示的先知。因此,我们的最高权柄是圣经,人说出或教导的一切都应该用圣经来评判。
  • 7:16-18,20如果假先知是具有欺骗性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他们是否是假先知呢?耶稣告诉我们了一种测试方式。他说我们可以“凭着他们的果子”认出他们来——意思是他们的教导所结出的果子会证明他们是真的,或败露他们的伪装,表明他们的虚假身份。因此,我们不要仅仅听一个人说什么,也要看他做什么。耶稣举了两个例子:(1)第一,我们从荆棘或蒺藜里能摘到葡萄或无花果(好果子)吗?(2)第二,凡是好树都结好果子,不能结坏果子。与之相反,凡是坏树都结坏果子,不能结好果子。果子的品质会显示出树的本性,到底是好是坏,它们不能结出与本性相冲突的东西。他们在结出哪种“果子”呢?
  • 7:19审判(砍下来)在等着假先知(坏树)。他们以两种特征所被人熟知:(1)他们结坏果子。(2)他们不结好果子。就像坏树被扔进火里一样,假先知在最终审判后(永久定罪)也会被扔进火里。
    马太福音3:10

7:2123辨识信徒

  • 7:21有许多人承认耶稣为主,但是耶稣说会有两种结果:可以进天国的人和不可以进天国的人。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呢?耶稣说“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会进天国。耶稣不是说我们的行为是配得救恩的,而是说真正的信心会引出行为来。因此,我们知道有真信徒和假信徒。真信徒承认相信耶稣,这样的信心改变着他的生活,因此他的信心通过遵行天父的旨意而得以彰显。假信徒称呼耶稣“主啊,主啊”,承认相信耶稣,但是从未真正相信,因此他信心的缺乏通过没有遵行天父的旨意而得以体现。他们口里承认耶稣,但是在生活其他方面却拒绝他。(注意:耶稣说:“我在天上的父”,是在宣称他是神的儿子。)
  • 7:22-23审判日的时候,许多人会对耶稣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赶鬼,行许多异能吗?”然后耶稣会回应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假信徒宣称他们奉耶稣的名做了很多工。这是虚假的声明或“虚假的奇事”,因为他们在没有真信心的情况下不能做真的工。耶稣说他不认识他们,即使他们宣称自己是真信徒,他们也从来不是真信徒。他们在信靠“奉耶稣的名所做的工”,以此证明他们与神的关系,但是遗憾的是他们做了所有事,唯独没有行神的旨意——也就是信神所差来的——耶稣。
    约翰福音6:28-29;约翰一书3:4;帖撒罗尼迦后书2:9

7:2427辨识根基

  • 7:24-25如果你不想成为耶稣刚刚描述并称呼为“我从来不认识”的那种人,那么当你听到所有这些耶稣的教导时,你应该加以践行。顺服是对真信心的回应。耶稣使用了比喻来强化说明他的观点。他说这类人是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磐石造就稳固的根基。当雨淋,水冲,风吹时——全都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因此,耶稣是我们根基的磐石。当我们相信他,并活出顺服的生活,借此响应我们的信心时,我们在表明他是我们稳固的根基,是应对所有其他信心试炼的保证——我们会得胜(与神的永久喜乐)。
  • 7:26-27与之相反的是,当你听到所有这些耶稣的教导却不去践行的时候,那么你就是在自欺。不顺服不是对真信心的响应。耶稣继续使用比喻来强化说明他的观点。他说这类人是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沙土无法造就稳固的根基。当雨淋,水冲,风吹时——全都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因为根基立在沙土上。并且倒塌得很彻底——会被完全摧毁。因此,耶稣不是你根基的基石。当你相信他,却不活出顺服的生活,借此响应你的信心时,你在表明他不是你的根基。你的保证建立在不稳固的基础上,针对你信心的试炼会得胜——你会被摧毁(永远与神隔绝)。

7:2829真正的权柄

  • 7:28-29当耶稣说完了他想说的话时,他的教导结束了(从第五章第一节开始的教导)。当耶稣开始教导时,他看见许多人,然后他上了山,坐下。他的门徒跟随了他,他就教导他们。显然,其他人也跟随了他们,或者耶稣的声音足够大,众人中的其他人也能听见。当他的教导结束时,人们都惊奇了。为什么?因为他的教义——举止和内容都带着权柄的特征。显然他有着威严的举止,人们认可他在神的道这一方面的知识。他拥有影响他人的能力。他不是“普通老师”或像文士一样有所怀疑的人。耶稣教导的方式表明似乎他拥有下令和替神讲话的能力和权利。他的确有。

复习题

  • 信徒需要防备什么?
  • 耶稣教导我们用什么方式来辨识真假先知?
  • 承认耶稣为主的是哪两种人?为什么会有差异?
  • 两种根基的比喻是什么?有何应用?
  • 人们因什么而惊奇?为什么?

7:1-14耶稣的教导:信徒的差异

经文背诵:马太福音7:7-8

7:1-5门徒不该严厉论断他人,而是会帮助他人

  • 7:1A作为有罪的人,评判,论断和指责他人是我们天性。我们养成了自以为公义而论断他人的习惯。耶稣告诉他的门徒:“不要论断人”。耶稣不希望他的跟随者以严厉批判他人,给出不受欢迎的意见而被人所熟知。并不是所有的论断都是错误的。耶稣甚至说:“总要按公平断定是非”以及“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指出他的错来。”但是耶稣指的是错误,批判且伤人的论断,这很容易成为缺乏安全感之人的特征,源于我们的自卑感或自以为的公义。这一类的论断不应成为门徒的特征。
    约翰福音7:24;马太福音18:15
  • 7:1B-2门徒不要论断人,免得被论断。当我们评判他人的时候,我们就为我们自己招致了评判。更甚者,当我们以非公义的方式论断他人的时候,我们也招致了来自神的审判。我们怎样论断人,也必被怎样论断;我们用什么标准衡量他人,也必被用同样的标准衡量。如果你会以你论断他人的同样方式被论断,你会如何呢?你会评判,论断和指责他人少一些吗?你是否过于严厉了?
  • 7:3-5门徒要先审视自己,然后再帮助他人。耶稣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进一步说明。他首先通过提问指出了指责他人的问题所在:为什么看见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然后他指出了我们试图帮助的伪善之处:我们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无论是哪一个,耶稣说这类人是假冒为善的人。我们急于指责他人,想要纠正他们,与此同时,却忽视我们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不去纠正自己的问题。我们关注别人身上的小问题,忽视自己生活中的大问题。门徒不应该这样。相反,我们应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其次,当我们能看得清楚的时候,才可以去掉弟兄眼中的刺。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评判都是错误的。但是只有谦卑,寻求谅解并战胜罪的人才有资格且才能够谦卑地帮助他人。
  • 7:6信徒要使用洞察力。我们通常会过于严厉,但是耶稣同样不希望他的门徒过于松懈。他通过一个寓言来告诉我们要使用洞察力——意思是我们需要分辨谁是弟兄,谁是“狗或猪”。耶稣说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我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我们。有些人我们可以帮助,而有些人我们不可以帮助。如果一个人固执地拒绝我们的帮助,尤其是福音信息,那么我们要向前看,去帮助别人或给别人传福音。你是否过于松懈?

7:7-11门徒持续不断祷告(祈求,寻找,叩门)

  • 7:7-8门徒要学会祷告。耶稣希望他的门徒知道,祷告是有用的。祷告是办成事情的有效方式。想一想目前为止耶稣在教导里说过的所有困难的事情。我们如何能实现?持续的祷告。耶稣使用了三个表达方式来强调祷告的力量。(1)祈求,就得着——当我们需要或知道某样事物的时候,我们需要为之祈求。(2)寻找,就寻见——有时我们需要更强烈地寻求神的引导。(3)叩门,就开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门似乎紧闭,我们无法打开,但是在那一刻我们可以祷告。祷告是有用的。每一个祈求,寻找和叩门的人,都会得着,寻见且门会打开。这不是耶稣给门徒的魔法配方,能保证他们所有的祷告都能原模原样得到回应(我们需要考虑耶稣和圣经中关于祷告的所有教导),而是耶稣在教导,祷告应该是信徒生活中持续且有效的办成事情的方式。这是赐予耶稣的跟随者的特殊权力。你是否真的会祷告?
    路加福音11:5-10
  • 7:9-11神会如何回应我们的祷告呢?耶稣使用了父子的例证。如果儿子向父亲要饼,会给他石头吗?或者如果他要鱼,会给他蛇吗?答案很明显,“不会”。因此,耶稣指出如果不好且有罪的我们都知道如何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神,我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神会用他认为对我们最好的东西来回应我们的祷告。他爱我们,在乎我们。回应可能是:“好的,不行或者再等等”,但是我们知道他在为我们的益处而做工,他会回应。

7:12门徒以希望被人对待的方式对待别人

  • 7:12门徒如何在实践中活出耶稣所教导的一切?他们要遵守一条简单的规则:在一切事物上,如果你希望怎样被他人对待(为你的益处),那么你也应该怎样对待他人(为他们的益处)。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这条规则总结了旧约所试图要教导的一切。耶稣的黄金法则是积极且主动的。这一类型的说法在耶稣说出来之前就盛行了,不过是以消极且被动的形式,比如“如果你不希望他人如此对待你,那么你也不应该如此对待他人。”这很简单,但耶稣的命令要更加严格和深刻,对于门徒来说,这意味着他们不要被动,而是要积极主动。这是爱他人的呼召。

7:13-14门徒要进窄门,走小路

  • 7:13A-14A救恩的呼召:耶稣的教导接近了尾声,他在呼召我们到他那里去。他说:“你们要进窄门。”这“门”和接下来的“路”引到生命——永生。耶稣想要我们进入这一窄门,而不是进入宽门。窄门由于体积小,更难以发现,所以与宽门相比找到的人很少,而宽门由于体积大,更容易找到——意味着耶稣是唯一的那一位和唯一的道路(窄门),每一条其他的人的道路都是宽门,大多数人进的是宽门——但是它引向灭亡。
  • 7:13B-14B门徒身份的呼召:相信和跟随耶稣需要耶稣目前为止教导门徒的一切。一但你进了门,路是小的——意味着可能会是更加不便,更加困难的路(通过走小路而不是更容易的大路得以体现)。跟随耶稣有代价,但也有回报。

复习题

  • 门徒不该做什么?而该做什么?
  • 门徒应该持续不断做什么?
  • 门徒应该如何对待他人?
  • 窄门和宽门象征着什么?
  • 大路和小路象征着什么?

6:19-34耶稣的教导:信徒的坚定信心

经文背诵:马太福音6:33

6:19-21门徒积攒天上的财宝,而不是地上的

  • 6:19耶稣开始教导他的门徒,全心全意爱神超过包括金钱在内的一切意味着什么。他告诉门徒:“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积攒”意思是“为将来的使用而积蓄某物。”他说我们不要为我们自己在地上积攒财宝。人们为什么在地上积攒东西呢?为了积累更多,为了将来使用或为了安全感。我们通常会通过我们所拥有的财物而寻求我们的价值。我们会为未来担心。但是耶稣告诉我们他不想让我们积攒地上的财宝的原因是“有虫子咬,能锈坏”,并且“也有贼挖窟窿来偷”。所有地上的财宝都能被毁坏或偷走。作为信徒,我们的信仰,信心和希望不能取决于能轻易腐坏的事物。我们的价值不能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财物。耶稣希望我们的信心能够比“远离地狱,能去天堂”这类的动机要更深入。他希望你每天凡事信靠神。
  • 6:20耶稣希望我们积攒财宝在天上。耶稣希望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天上的财宝上。“财宝”通常意味着根据有价值植物积累财富,比如金钱或财物。你会尽全力获取这些东西。这些是你最重视的东西。但是当耶稣用这一词语指代天上的时候,他并不是说我们要在天上积攒“金钱”,而是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把神和对他的服侍当做最重要的。这意味着你生活中的所有决定会以推进神的国为基础,而不是你自己在地上的国。为什么在天上?因那里是“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并且“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的地方。我们天上的财宝不会被毁坏或偷走。这意味着如果你为神而活,会是值得的,但是如果你为其他事物而活,是不值得的。地上的赏赐会消逝,但是天上的赏赐会长存。
  • 6:21你的财宝在哪里?你在哪里积攒你最重视的东西?是在地上还是在天上?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你的心和你的财宝是相连的。你在最重视的东西上倾注心血,以此来带领你的心。你在何处倾注心血呢?

6:22-24门徒服侍神,而不是钱

  • 6:22-23接下来,耶稣使用了类比。他说光通过眼睛进入身体——意思是眼睛的作用是接收光,让我们能够看见,使全身受益。他继续说道,如果眼睛是健康的(亮),那么全身都是光明的,但是如果眼睛不健康(昏花),那么光进不来,全身就会充满黑暗——因此人里面的光若是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耶稣的意思是什么?一个人只能在重生后(健康的眼睛)才能接受属灵的光,只能在为神全心全意的时候才能正常运作。眼睛不健康的人(非信徒)不会按照属灵的光而活,即使他认为他能看见光,他也是在黑暗中游荡。
  • 6:24你为神全心全意了吗?你只能侍奉一个主,而不是两个。你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不能平等地爱两者。你不能平等地为两者全心全意。人们试图同时侍奉的两位主是神和金钱(玛门)。大多数人被金钱所控制。他们需要金钱。他们想要更好的生活。他们想要帮助他人。他们让金钱引导他们的生活和决定。他们集中精力获取金钱。遗憾的是,信徒通常侍奉钱和神,但是钱成了他们的优先选择。他们缺乏对神的付出,他们没有把忠于神的旨意放在金钱之上,他们没有时间来教会,服侍或为主做工。他们的重心在工作或学习上——(需要学位以赚钱)。为了什么呢?为了并不重要的地上的财宝。他们在浪费他们的生命。他们是痛苦的。真正的门徒身份会要求信徒去爱,服侍并为神全心全意。到什么程度呢?到耶稣所示范的程度。

6:25-33门徒寻求神,而不是忧虑

  • 6:25如果神真的是我们生活的主,那么我们应该留心耶稣的下一个诫命:“不要为生命忧虑。”我们无需为我们的生命担心忧虑,比如食物或衣服。生命不仅仅局限于生活必需品——食物和衣服是很重要,但是他们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要信靠神。对于受召全职服侍的耶稣的门徒,他在提醒他们不要忧虑。他知道全职服侍者需要钱,食物,衣服——但是他们不需要为那些事情忧虑。他们只管服侍,神会照顾他们。
  • 6:26-30耶稣给了我们一些例子,来表明神在掌权,他关心我们。(1)食物——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我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们。我们比飞鸟要重要得多。(2)忧虑——谁能用忧虑(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我们的忧虑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3)衣裳——想一想野地里的百合花。它们会生长,但是它们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它们“穿戴”得很好。(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我们无需为穿什么忧虑。如果神会在乎给花草穿戴,而花草并不重要,被用来做燃料烧火,那么神当然在乎我们,会为我们穿戴。神作为我们的天父,不希望我们忧虑,而是要祷告,信靠他来照顾这些基本的需求。我们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因为缺乏信心。
    马太福音6:9-13
  • 6:31-33我们不要为吃什么穿什么忧虑(像外邦人一样——非信徒),而是要相信,我们的天父知道我们所需要的这些东西。既然我们不需要为这些东西忧虑,而是信靠神来供应,他不希望我们闲着,而是希望我们使用我们的时间来首先——最重要的——寻求他的国和他的义(神的旨意,而不是我们的)。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所有忧虑的东西都会加给我们(需要,而不是所有的欲求)。

6:34门徒注重于今天,而不是明日

  • 6:34“所以”——既然我们要首先寻求神,那么我们无需为明天忧虑。我们着眼于今天。我们每一天都应该把我们的忧虑推迟到明天——意味着我们永远也不要忧虑,因为忧虑不会来,总是今天,而不是明天。这并不意味着生活会是轻松的,因为耶稣说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他想要说的是每一天我们应该应付当天的问题和决定,不要为将来忧虑。有多少人是基于明天的忧虑而做出今天的决定呢?这表明了缺乏对神的信心。如果我们可以在大的事情上(救恩)信靠神,那么我们也可以在小的事情上(每日的需求)信靠他。我们靠着信心而活,而不是忧虑。
    箴言27:1

复习题

  • 门徒在什么上全心全意?不在什么上倾注心血?
  • 门徒服侍谁?不服侍谁?
  • 门徒寻求谁?不寻求什么?
  • 门徒关注什么?不关注什么?
  • 信徒应该靠着信心还是靠着忧虑而活?

6:9-13耶稣的教导:信徒的祷告

经文背诵:马太福音6:9-13

6:9引词

  • 6:9A在祷告中称呼神:耶稣用“我们在天上的父”作为祷告的开头。当我们祷告的时候,我们需要称呼祷告的对象。你可以不必使用一模一样的措辞,但是我们需要称呼我们对着祷告的神。从这一短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四点:(1)“我们的父”——当耶稣说“我们”的时候,包括了神的家庭中的真门徒。耶稣也把我们包括在内,把我们作为他家庭的一部分,我们也得以有幸参与到这一绝妙的祷告中。(2)“我们”——耶稣在他的祷告中也包括了其他人,没有只为他自己祷告,而是同时替他人代祷。(3)“父”——当我们在祷告中来到神面前的时候,就像孩子来到父亲的面前。我们与他有亲密的关系,而不是充满惧怕。(4)“天上”——他是父亲,但是此处提醒我们,他在天上。他掌权并统治一切,我们可以敬虔地向主神全能者祈祷。
    马太福音7:9-11;加拉太书4:6

6:9B-13A请求

  • 6:9B请求1(向神):第一,耶稣求神,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尊为圣意味着使之成为圣洁。耶稣希望神的名成为圣洁或被视为圣洁。我们知道神是圣洁的,我们要如此对待他,包括他的名字也是圣洁的。耶稣希望神能够受到他应得的尊重和敬畏。个人应用:我们是否在做我们应做的,以把神配得的圣洁的尊重归给他?我们是否真的渴望把神视为圣洁?
  • 6:10A请求2(向神):第二,耶稣求神,说:“愿你的国降临。”国指的是神对信徒生命的掌管。耶稣希望神在人的心里建立他的国度。我们通过悔改和相信成为这一国度的子民。我们知道神是我们的王,我们是他的臣民,遵行他在地上的旨意。这也可能指的是将来的永恒国度以及对实现这一国度的渴望,也就是所有的信徒都会活在神永恒的国度中。个人应用:你是否愿意求神,让他的国降临,在我们的生命中掌权,使用我们,通过传扬悔改和相信福音来让别人成为这一国度的子民?我们是否真的渴望神的国降临?
    路加福音12:32
  • 6:10B请求3(向神):第三,耶稣求神,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神的旨意在天上得到了完全的遵行,耶稣希望,神的旨意在地上也能得到完全的遵行。我们与神同工,神已经在圣经里向我们显明了他的旨意,遵行这一旨意应该成为我们的渴望。我们知道他希望我们放下肉体的行为,开始结出圣灵的果子。同时,在天上有(或者会有)数不清的人,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而来,站在神的宝座和耶稣面前,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神,也归与羔羊。”因此,我们知道,在世上做光与盐是给我们的诫命,这一诫命应该延伸至所有的民族。个人应用:我们是否愿意求神,来在我们的生命中成就他的旨意,除去我们的罪称义,并遵守他的诫命?我们是否真的渴望他的旨意在我们的生命中成就?哥林多前书3:9;加拉太书5:16-23;启示录7:9-10;马太福音5:13-16
  • 6:11请求4(向人):第四,耶稣求神,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耶稣希望我们在每日必需品上依靠神。我们可以求神——万物的源头——来“赐给”我们每日的所需之物。耶稣求了当日的饮食。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两点:(1)祷告是我们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我们要通过祷告持续信靠耶稣。(2)神关心我们,即使是我们今天的食物这样的小事。(3)耶稣不仅为他自己求食物,也为与他同在的人求。个人应用:你选择每天都依靠神吗?我们是否真的每日都信靠神?
    诗篇24:1;马太福音6:25-34
  • 6:12请求5(向人):第五,耶稣求神,说:“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耶稣希望我们从神那里寻求原谅,同时原谅他人。耶稣求我们的债得赦免。债是拖欠或到期之物,通常是钱,但此处的意思是属灵之债——如同我们的罪债。因为我们违背了神的律法,我们背负着债。除非有人替我们还债,否则我们得用我们自己的生命还债。好消息是,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时,替我们还了债。因为耶稣,神免除了我们的债。作为信徒,我们得到了永恒的赦免。但是当我们犯罪的时候,我们与神的关系就遇到了阻碍。因此我们持续地寻求原谅。我们也要这样原谅别人。许多人“欠我们债”,因为他们错怪了我们,我们要原谅他们,因为耶稣原谅了我们。被原谅的人会原谅他人。个人应用:你是否是个假冒伪善的人,想要被神原谅,却不愿意原谅他人?你是否真的寻求并原谅别人?
    马太福音6:14-15;18:23-35;路加福音11:4;以弗所书4:32
  • 6:13A请求6(向人):第六,耶稣求神,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耶稣希望我们避免试探,罪和凶恶。神从不试探我们,但是他会允许我们受到试探,并且他会考验我们。他从不会允许我们受到所能承受范围之外的试探,并总是提供出路。这一请求是求神帮我们避免这些情况,以免我们受到试探做错事。耶稣希望我们远离凶恶和凶恶之人的影响——撒旦。我们自己做不到,因此我们向神求帮助。个人应用:你是否在求神让你远离邪恶之路,在公义之路上带领你?你是否真的希望远离凶恶?
    雅各书1:13;哥林多前书10:13

6:13结束语

  • 6:13B耶稣用一段赞美辞作为祷告的结尾——一种正式的赞美神并认可他的配得之处的方式。他说:“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国度、权柄和荣耀都是神的。把这些归给神,表明他是那至高无上的掌权者。
  • 6:13C最终,耶稣用“阿门”收尾——意思是“就这样吧”。这标志着祷告结束了,并且你认同并渴求你所说的一切。

复习题

  • 耶稣祷告的引词是什么?
  • 头三个向神的请求是什么?
  • 后三个向人的请求是什么?
  • 耶稣祷告的赞美辞是什么?
  • 耶稣用什么词语结束祷告,意思是什么?

6:1-18耶稣的教导:信徒的敬拜

经文背诵:马太福音6:1

6:1-4施舍:虚伪还是敬拜?

  • 6:1耶稣刚刚教导过,进入神国度的标准是完全——就像天上的神一样。我们发现文士和法利赛人没有达到标准,因为他们只有遵行律法的外表,内心却并不遵守律法。现在,耶稣继续教导他对公义和虚伪的区分。他警告我们,要小心,不要带着让别人看到的意图而故意在别人面前行善事(尤其是:施舍,祷告,禁食)。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得不到天父的赏赐了。他让我们问这样一个问题:“我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为了让他人敬拜我们,还是为了敬拜神?”真正的谦卑只面向一个观众——神。
    马太福音5:20B,48B;耶利米书17:10;希伯来书4:13
  • 6:2虚伪的施舍——施舍指的是向有需求的人进行救济:耶稣说当我们向有需求的人进行施舍的时候,不要跟假冒伪善的人一样——像戏剧里的演员一样,为了观众的掌声而扮演特定的角色。假冒伪善的人施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为了得到敬拜或荣耀。在耶稣的时代,他们会在会堂里和街道上吹号,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他们通过向有需求的人施舍,扮演了义人的角色,但是他们并不是真心把它作为对神的敬拜之举,而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敬拜。人的赞扬是他们唯一的赏赐。
    利未记25:35;申命记15:7;诗篇41:1;112:9;箴言14:31
  • 6:3-4通过施舍敬拜:作为信徒,如果我们看到别人有需求,我们也有能力帮助他们(凡有世上财物的),就应该同情他们,表现出神的爱。但是当我们向有需求之人施舍的时候,要确定是把它作为对神的敬拜,而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注意力。耶稣使用了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这样一个比喻——意味着我们要在暗处施舍——带着正确的动机——知道父神必察看,他会在明处合理地赏赐。
    约翰一书3:17

6:5-15祷告:虚伪还是敬拜?

  • 6:5虚伪的祷告——祷告指的是跟神说话:耶稣说,我们祷告的时候,不要跟假冒伪善的人一样。假冒为善的人祷告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为了得到敬拜或荣耀。在耶稣的时代,他们喜欢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他们通过祷告,扮演了义人的角色,但是他们并不是真心把它作为对神的敬拜之举,而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敬拜。人的赞扬是他们唯一的赏赐。
  • 6:6敬拜的祷告:作为信徒,我们要不断地祷告——意味着祷告要成为我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但是当我们祷告的时候,我们需要确定,我们是把它作为对神的敬拜之举,而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注意。耶稣使用了进你的内室,关上门祷告这样一个例子——意味着我们要在暗处祷告——带着正确的动机——知道父神必察看,他会在明处合理地赏赐。
    帖撒罗尼迦前书5:17
  • 6:7-8对祷告的误解:耶稣继续针对祷告进行教导,告诉我们不要像外邦人一样——不信神的外邦人,他们敬拜假神和偶像。在耶稣的时代,他们在祷告时会用许多重复的话,以为话多了神必垂听。今天,世界上的若干宗教仍然用这种方式祷告。他们教导某一祷告中的话语,让你重复那些话语,神就会垂听。这是不对的。这是毫无意义的重复。这会让人欠缺考虑地说出话语,把祷告当成神奇的公式,只要诚心重复就会起作用。耶稣告诉我们不要这样祷告,因为我们不用努力去吸引神——他关心我们。我们是他的儿女,他是我们的父亲。在我们祈求之前,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他早已知道。他关心我们,他爱我们。
  • 6:9-13祷告的方式:耶稣给了他的门徒一个祷告的例子,这样他们就能知道如何祷告。他的祷告是针对个人的,简短,简单,有力而切中要害——与他们所见的其他人祷告方式相比,这是全新的。耶稣向神说话,请他做许多事情。他的祷告包括:(1)他想要看到神得荣耀,神的旨意成就。(2)他求神供应当天的需求,求神的恩典和帮助,来过正确的生活。他告诉他们要用这样的方式祷告,但不是希望他们背下来,毫无意义的重复。(我们会在下次讲道时深度学习这一祷告。)
  • 6:14-15受到阻碍的祷告:当我们犯罪的时候,我们与神的关系受到了阻碍。因此我们求神赦免我们的罪。我们也要在其他关系当中饶恕别人,否则就会阻碍我们请求神恢复我们关系的祷告。我们是希望被神原谅却不愿意原谅别人的假冒伪善的人吗?
    路加福音18:9-14;约翰一书1:9

6:16-18禁食:虚伪还是敬拜?

  • 6:16虚伪的禁食——禁食指的是不吃食物,来专注于神:耶稣说当我们禁食的时候,不要像假冒伪善的人一样。假冒伪善的人禁食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为了得到敬拜或荣耀。在耶稣的时代,他们会把脸弄得难看,脸上带着愁容,以吸引别人的注意。他们通过禁食,扮演义人的角色,但是他们并不是真心把它作为对神的敬拜之举,而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敬拜。人的赞扬是他们唯一的赏赐。
  • 6:17-18敬拜神的禁食:作为信徒,我们没有受命禁食,但是我们把它视为信徒生命正常的一部分——舍己——来帮助我们专心寻求神的旨意,祷告并服侍他人。但是当我们禁食的时候,我们需要确定是把它作为对神的敬拜之举,而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注意。耶稣告诉我们要梳头洗脸——意味着我们要在暗处或以不叫人看出的方式禁食——带着正确的动机——知道父神必察看,他会在明处合理地赏赐。
    以赛亚书58:1-8;使徒行传13:2,3;14:23

复习题

  • 虚伪的施舍是什么?什么是虚伪的敬拜?
  • 虚伪的祷告是什么?什么是敬拜的祷告?
  • 关于祷告的误解,方式和阻碍分别是什么?
  • 虚伪的禁食是什么?什么是敬拜的禁食?
  • 你是敬拜者还是假冒伪善者?

5:17-48耶稣的教导:信徒的公义

经文背诵:马太福音5:17

5:17-20旧约:成全和标准

  • 5:17-18耶稣来不是要废掉旧约——无论是律法还是先知。律法最小的部分(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直到全都成全。耶稣来是要成全——他不会把旧约当做邪恶的事物废除,而是要成全它,因为它终将得到成全——耶稣带来了更好的东西。即便如此,旧约仍旧是神的话语,因此应该得到尊重。它的应用才是将要发生改变的部分。
  • 5:19信徒要教导并遵行圣经,并会依此在天国中排序。如果我们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导他人这样做,那么我们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如果我们遵行这诫命,又教导他人遵行,那么我们在天国要称为大的。
  • 5:20A文士和法利赛人外表遵守旧约的诫命,内心却并非如此。耶稣告诉他的门徒,他们的义要超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也就是从内心到外在行为都完全了律法,否则他们永远也不能进天国。许多人因为文士和法利赛人外在“公义”的表现,就把他们高举为义人,但他们内心却一点也不公义。他们教导一些圣经里没有的东西。因此,耶稣的意思是:“你认为这些人是好的,但实际上他们一点儿也不好,如果你还没有他们那么好,你就不能进天国。”与这些外在公义的人相比,还有更高的标准。耶稣会在下面的经文里进一步解释。

5:21-48律法:外在和内在的悖逆

  • 5:21-26不可杀人——实际上,甚至不要对你的弟兄动怒。作为犹太人,他们被教导不要杀人。但是耶稣指出了犹太老师没有提及的内在的顺服。他教导说,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导致杀人的态度或动机是愤怒或仇恨。我们侮辱(贬低,愚弄)他人,是因为我们对他们怀有愤怒或仇恨。这些行为与杀人的代价是一样的。耶稣教导我们,要带着这样正确的认识处理人际关系。如果我们想起某人向我们怀恨,就应该尽一切可能来寻求和解。否则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问题:在所有的关系中,你能很快寻求和解,还是会任由愤怒和仇恨把你引向对他们的犯罪?
    出埃及记20:13;申命记5:17;约翰一书4:20
  • 5:27-30不可奸淫——实际上,甚至不要对异性动淫念。作为犹太人,他们被教导不要奸淫。但是耶稣教导说,凡看见他人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和那人犯奸淫了。神创造了性行为和欲望,但只能在婚姻关系中享受(而不是在色情作品或自慰中)。男人比女人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斗争,但是神反对在性方面对任何一方的利用。耶稣用了一个比喻,拒绝悔改罪——尤其是淫乱的罪——也许会带来暂时的愉悦,但是我们的灵魂会落在地狱里。问题:你是否在竭尽一切可能控制你的情欲,还是你任由你的欲火带领你的心犯奸淫的罪?
    出埃及记20:14;申命记5:18
  • 5:31-32不可不给休书而休妻——实际上,完全不要休妻,除非是因为淫乱的缘故。作为犹太人,他们被教导只要给配偶休书,就可以休妻。但是他们错误地应用了旧约律法,以便他们可以用任何想要用的理由来休妻。耶稣正确地教导说,除非我们的配偶犯了奸淫,否则不可离婚。如果我们在这一原因之外离婚,那么我们会导致我们的配偶和再娶她的人犯奸淫。问题:我们是想因着错误的原因与配偶离婚,还是要在神旨意里一生相守?
  • 5:33-37不可为你做不到的事起誓——实际上,什么誓都不可起,要始终说到做到。作为犹太人,他们被教导要谨守誓言。但是耶稣说,我们应该总是说实话,而不仅仅只在我们起誓的时候。我们起誓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们在“说实话”。但是在我们没有起誓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可以骗人,甚至用誓言来骗人。如果我们不诚实,那我们的出发点不就是罪恶的吗?问题:我们是诚实的,还是虚伪的?
    利未记19:12;民数记30:2;申命记23:21,23;雅各书5:12
  • 5:38-42寻求复仇,不可过于所受的冒犯——实际上,完全不要想复仇,应该以德报怨。作为犹太人,他们被教导要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方式寻求复仇。但此处的意图在于限制复仇,而不是挑起复仇。因此耶稣告诉我们,不要报复恶人,而要以德报怨。在个人事务上,当他人冒犯我们、使我们尴尬、利用我们、侵犯我们的权利或自由的时候,我们要以德报怨,而不是以牙还牙。我们要为了他人的益处而放弃我们的个人权利。问题:当他人亏待我们的时候,我们是以德报怨,还是想同样报复回去?
    出埃及记21:24;利未记24:20;申命记19:21
  • 5:43-48A不要去爱你的仇敌,只去爱你的邻舍——实际上,要爱你们的邻舍,也要爱你们的仇敌。犹太人被教导要“爱他们的邻舍”,但是又添上了“恨你的仇敌”,即便圣经并没有这么说。我们要用祝福,良善和祷告来回应亏待我们的人。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就像我们爱仇敌的天父一样。标准是我们要像神一样完全。问题:我们是只爱那些爱我们的人,还是也爱我们的仇敌——那些亏待我们的人?
    利未记19:18;箴言25:21
  • 5:20B,48B耶稣对义的标准在这节经文里得到了总结:完全。我们要像天上的神一样完全,否则我们不能进天国。在回顾了这些律法——包括它们的外在和内在含义之后——我们意识到我们并不是完全的。庆幸的是,耶稣是完全的,他替我们达到了这一标准,并把他完全的义赐给任何相信他的人。作为信徒,我们想要达到这六个标准(和平,洁净,信实,诚实,舍己,爱)——从内到外——不是作为救恩的手段,而是要反映出我们的身份,神的孩子。
    雅各书2:10;哥林多后书5:21

复习题

  • 耶稣来是不是要废掉旧约?为什么?
  • 文士和法利赛人是公义的吗?为什么?
  • 耶稣对律法的解释与犹太人的有什么不同?
  • 耶稣对义的标准是什么?
  • 我们如何能称义并活出这些诫命?

5:13-16耶稣的教导:信徒的责任

经文背诵:马太福音5:16

5:13信徒作为盐的责任

  • 5:13A耶稣教导他的门徒,真正的幸福来自于成为耶稣的信徒,并且描述了这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特征。最后一点被迫害的特征是针对门徒讲的。耶稣告诉他们,他们会因为跟随他而受到迫害,像之前神的子民一样。然后他继续使用比喻教导他们,说:“你们是世上的盐。”在耶稣的时代,盐是重要的商品。盐被用来保存肉类,改善食物的味道。人们甚至会使用盐来作为钱或支付手段。耶稣在此处使用盐作比喻。盐代表了信徒责任的作用,世上代表了这世上的人。让我们来看看两种盐起作用的方式,并进行应用:
  • 防腐剂:盐是那个时代的主要防腐剂。那时候,没有冰箱保存来保持肉类新鲜,因此,在他们所处的沙漠气候里,会使用盐来保存肉类。保存的目的在于防止腐坏。因此,做为信徒,我们的目标在于维护神的作为和话语。我们要做社会中良善和真理的维护者。借着我们树立榜样,防止真理的衰败,防止人们生命的败坏。并且,在门徒面临迫害的背景下,这一比喻可以鼓励他们要锲而不舍——尽管面临困难或危险,仍要继续活出他们的信仰,传扬福音。
  • 调味剂:在那时,盐也被用做食物调味剂,正如今天一样。我们把盐当做调味剂加到食物中,这样尝起来会更好,增添味道,提升菜品。没有盐的东西通常会清淡或无味。因此,作为信徒,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神的作为和话语来改善他们的生命。
  • 5:13B“世上的”——我们要成为世上的“盐”。我们要在周围的非信徒中活出这一比喻。我们活在被罪败坏的世界中。我们活在充斥着谎言和假教导的世界中。我们活在人们为其平淡的生活索取更多的世界中。我们被赋予责任,在他们当中成为“真理维护者”和“生命提升者”。我们拥有福音,而福音改变一切。
  • 5:13C盐只有咸的时候才是好的。如果盐失去味道,那么对于任何事物都是无益的。我们所熟知的纯盐是不会失去味道或效果的,但是使用的盐是不纯的,就有可能会失去“咸味”。这样,盐就不会有任何味道,不会改善食物味道,也无法保存食物。盐一但失去咸味,就不能再还原了。只能扔到路上,让人踩在脚下。因此,作为信徒,我们的责任是要做世上的“盐”,只有当我们在周围的社会中活出这种责任的时候,才是有益的。我们只有在有咸味的情况下才能活出来。我们的“咸味”来自于神。在我们读神的话语的时候,它会改变我们的思想,我们不再属于这个世界。作为耶稣的门徒,借着圣灵的能力,我们愿意放弃一切,忍受逼迫,在世上为人和好而活。我们肩负着责任。
    马可福音9:50;路加福音14:34-35;马太福音5:9;歌罗西书3:16-17;罗马书12:1-2

5:14-16信徒作为光的责任

  • 5:14A耶稣使用另一个比喻来进一步解释信徒的责任。他告诉他的门徒:“你们是世上的光。”耶稣在教导他的门徒很重要的一课。在约翰福音中,耶稣告诉他们,他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因此,他们要跟他学习这意味着什么,因为当他离开的时候,做光就成了门徒们的责任。正如光能照亮周围的事物,让我们看见,耶稣通过他的作为和传讲福音,甚至献上了生命,让我们可以见到神。我们要行在他的脚踪里。
    约翰福音8:12;9:5;12:35-36
  • 5:14B“世上的”——我们要成为世上的“光”。我们要在周围的非信徒中活出这一比喻。黑暗的地方需要光。我们的世界因罪而变得黑暗。就像你我在得救前一样,世上的人双眼蒙蔽,看不见真理,因为他们活在黑暗中。作为信徒,我们的责任是闪耀福音之光,以便他们能看清真理并得救。
  • 5:14C“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耶稣在教导他的门徒,他们作为“光”的责任意味着,他们需要有公开的事工和见证。你如何能把建造在山上的城市隐藏起来呢?不能。这就是关键之处。我们如何能把彻底改变我们生命的福音隐藏起来呢?我们不能。我们的生命,我们所说和所做的一切,都是对我们所相信的神公开的见证。信徒的生活方式应该与非信徒的生活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是光——这意味着,我们被造是要照亮黑暗。
  • 5:15人不会把蜡烛点燃,放在斗底下。而会把蜡烛放在烛台上,以便照到屋里的每个人。耶稣使用这个比喻来表明,光是用来照亮的。如果点燃蜡烛却把它放在别的东西之下,挡住光或熄灭它,就达不到点燃它的目的。点燃它的目的是发光。因此,耶稣是在告诉他的门徒,他们的目的和责任在于发光。就像施洗约翰一样,我们受召为耶稣(光)作见证,这样所有人就可以借着我们的见证相信。如果要人被照亮,看到真理,我们就必须发出这样的光,让所有人看见。我们得救原是为此。
    约翰福音1:1-10
  • 5:16然后耶稣明确应用他的比喻,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每个信徒都要大胆、公开地活在非信徒面前。这意味着我们(1)意识到周围的人在注视着我们,他们知道我们的行为是什么样的(好还是坏),因此,我们会(2)有意识地活出我们的好行为,不是为了像法利赛人那样得到赞扬,而是为了他们能将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以前,我们活在黑暗里,我们的行为是暗昧的,但是现在我们活在光里,我们的行为应该以光明为特征。这奇妙的光改变了我们的生命,我们不再惧怕,得以用福音荣耀的光直面黑暗,在言语和行为上宣扬这奇妙的救恩。
    以弗所书5:8-9;腓立比书2:14-15;诗篇27:1;彼得前书2:9,12

复习题

  • 耶稣说我们是世上的什么?
  • 它的作用是什么?
  • 什么会使它失效?
  • 耶稣还说我们是世上的什么?
  • 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应该被隐藏起来吗?

5:1-12耶稣的教导:信徒蒙的福

经文背诵:马太福音5:6

5:1-3A耶稣在山上开始教导门徒

  • 5:1-2耶稣持续的教导,传道和医治导致许多人来跟随他。耶稣看到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并坐下。他的门徒来到他面前,他就开始教导他们。教导从下节经文开始,持续到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二十七节。
  • 5:3A“有福了”——耶稣九次使用这个词来表明有福的人是什么样的。这个词的意思是幸福或幸运。因此,耶稣是要教导他的门徒,幸福的含义是什么,以及如何得到幸福。很多人一生寻求幸福,但对很多人来说,幸福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于是有人放弃了,接受他们无法得到幸福的现实。我们接下来会发现信徒的特征,他们是忠心之人,在耶稣里,而不是在这世上的事物里找到了真正的幸福。

5:3-9有福之人的八个特征

  • 5:3-9耶稣所教导的八个特征中,每一个都有相同的结构。耶稣声称,有福之人是这样的:(1)给出了特征或态度(2)给出了有福的原因。因此,在试图理解每一个特征时我们也会遵守相同的结构。
  • 5:3有福之人是(1)虚心的人——意识到自己灵里空虚的人。这样的人意识到他缺少某些东西,信靠自己是不够的。这样的人不骄傲,很谦虚,意识到他需要神。(2)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他们会得救,神会掌管他们的心并活在他们的心中。这样的人,他的谦卑能够让他明白自己是有罪的,需要恩典,就是神白白赐给有需要的人的恩典。结论:要找到真正的幸福,就要谦卑地来到神的面前,从灵的匮乏中得拯救,进入他的国。
  • 5:4有福之人是(1)哀恸的人——深陷哀痛或悔恨,并由此悔改的人。真正的悔改发生在救恩之前,并带来救恩。神在寻找破碎和悔悟的心。(2)因为他们必得安慰——他们会走向救恩,神不会轻视他们,而是会原谅他们的罪,这会带来极大的安慰。结论:要找到真正的幸福,就要借着灵里的忧伤,努力悔改得到救恩,明白我们的罪得了赦免,并因此得着安慰。诗篇51:16-17;哥林多后书7:10
  • 5:5有福之人是(1)温柔的人——有足够的自制力来做正确之事的人。他们会避免走“过多”或“缺乏”的极端。是在我们受委屈时,能够避免做出错误反应的力量。(2)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他们会得到祝福。结论:要找到真正的幸福,就要表现出将神的旨意置于我们自己的旨意之上所需要的力量,并在结果上信靠神。
    诗篇37:7-10;以弗所书4:1-2;马太福音11:28-30
  • 5:6有福之人是(1)饥渴慕义的人——拥有极其强烈的渴求的人,渴求与神有正确的关系,并根据他的旨意而活。他们意识到他们自己不是公义的,他们也不能建立他们自己的公义,因此他们寻求神,靠着信心得着公义。(2)因为他们必得饱足——他们寻求神的公义,并顺服于此。结论:要找到真正的幸福,就要渴求公义,并意识到只能借着耶稣得到满足,最终会带来与神的正确关系。
    诗篇42:1-2;罗马书10:3;腓立比书3:9
  • 5:7有福之人是(1)怜恤人的人——向不配之人表达出谅解、同情或慈悲的行为的人。做为信徒,神没有给予我们应得的惩罚,听了我们呼求怜悯。因此,我们也要这样做才是。怜恤人是信徒的特征之一。(2)因为他们必蒙怜恤——他们也会得到怜恤,最重要的是得到神的怜恤。结论:要找到真正的幸福,就要依据神的怜恤得救,并因此怜恤别人。
    诗篇28:6;罗马书11:30;提多书3:5
  • 5:8有福之人是(1)清心的人——内心深处真实,诚实,无可指责的人。他们没有隐藏起来的错误动机。他们不是假冒伪善的人。真正信徒的标志之一就是在心灵上纯洁无暇,并借着救恩,依据真理而活。(2)因为他们必得见神——他们会面对面见到神。结论:要找到真正的幸福,就要真心相信神,真心遵行他的旨意,明白有一天会与他永远生活在一起。
    诗篇44:20-21;51:10;约翰一书3:1-3;马太福音23:27-28;马可福音7:18-23;启示录22:3-4
  • 5:9有福之人是(1)使人和睦的人——调解破裂关系的人,尤其是神和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信徒,我们知道神借着耶稣使我们与他和好,并且给了我们调解关系的事工。通过传福音,我们要修复人和神的关系,以便能与神和好。我们也要与所有人和睦相处。(2)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他们会被认作儿子。结论:要找到真正的幸福,就要与神和好,并且帮助他人与神和好,要明白他们是儿子,肩负着父的使命。
    哥林多后书5:18;罗马书5:1;12:14;希伯来书12:14;加拉太书4:4-7
  • 5:10有福之人是(1)为义受逼迫的人——因成为信徒或遵行神的旨意而受到任何形式的惩罚的人。(2)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他们会得救,神会在他们的心中和生命中掌权。结论:要找到真正的幸福,就要与神建立真正的关系——无论获得这一关系的代价如何,要明白终有一天,神会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也不再有死亡、悲哀、哭号和疼痛。
    启示录21:1-4
  • 5:11-12耶稣扩展了最后一点,针对他的门徒而讲。他说我们需要注意三点:(1)他告诉他们,若人们因耶稣的缘故而辱骂,逼迫他们,或捏造各种坏话毁谤他们,他们就有福了。(2)他接着告诉他们要欢喜快乐,因为他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3)最终,他提醒他们,在他们之前的先知也受到了逼迫,意味着在他们受到逼迫时,他们会被算作神的子民。

复习题

  • 耶稣在哪里教导?在教导谁?
  • “有福”的意思是什么?
  • 八个特征是谁的特征?
  • 八个特征分别是什么?
  • 耶稣在末尾针对他的门徒说了什么?

4:12-25耶稣呼召门徒以及事工

经文背诵:马太福音4:19-20

4:12-17耶稣,巨大的光

  • 4:12-13耶稣听到约翰被关进监狱,就离开了拿撒勒,去往加利利。他住在迦百农,坐落在海边,与西布伦和拿弗他利接壤。马太并没有把耶稣去往加利利之前所做的一切之事都记录下来,但是我们知道在其他福音书中有更多记载。因此,我们得知:“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我们可以知道接下来的故事在事件时间表中处于哪个位置。
    马太福音14:1-12;约翰福音1:29-4:42;路加福音4:14-30
  • 4:14-16耶稣来到这一具体的位置,来成就圣经中的预言。先知以赛亚说:“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约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这一区域曾遭受叙利亚的侵略(他们的黑暗时期)。但是先知继续说,他们::“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尽管他们过去曾受过苦,将来仍然有希望。马太告诉我们,这一希望将在耶稣身上得以应验。耶稣就是那大光。正如光明会让黑暗消失,耶稣也会让被俘的得自由。如果今天你活在一个“黑暗”之处,对你来说还有好消息,因为耶稣带来了改变之光。他在这里,要把你从你的枷锁中释放出来。
    以赛亚书9:1-2;列王纪下15:29
  • 4:17光就是耶稣自己和他带来的消息。从那时起,耶稣就开始传道。他给人带来了消息,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这与施洗约翰所传讲的是同一个消息。悔改是思想上的转变,会导致行为上的改变。他们需要悔改的原因是天国近了——神即将掌管信徒的生命。耶稣来是要在人的心中建立神的国。他在传讲救恩和得胜的生命。你愿意倾听吗?
    马太福音3:1-2

4:18-22耶稣呼召门徒

  • 4:18-20耶稣在加利利的海边行走,看见弟兄二人,西门彼得和安得烈。我们从约翰福音中得知安得烈是施洗约翰的门徒。因此,我们知道这些人听说过耶稣。他们知道他可能就是应许的弥赛亚。我们可以推断,他们受了约翰的洗,并且根据施洗约翰所教授的一切,他们心里已经为基督做好了准备。这两个人本来是渔夫。就在他们往海里撒网的时候,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耶稣对他们生命的计划比他们自己的计划更宏大。他呼召他们放下自己的工作来“跟随他”。每一个耶稣的门徒都受召来全心全意跟随他,但是有一些人会受召离开他们的职业来全职服侍他。耶稣对于他们生命的计划是要让他们“得人如得鱼一样”,而不是“得鱼的渔人”。他要训练他们,把“天国”的信息传到全世界。这兄弟二人立即扔下了渔网,跟随耶稣。这两人没有花时间考虑离开全职工作来跟随耶稣可能产生的后果,而他们诠释了打破现状来跟随神的呼召所需要的信心。神在呼召你们中的一些人来做同样的事情。
    约翰福音1:19-42
  • 4:21-22耶稣继续往前走,看到另一对兄弟,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约翰。他们正在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呼召了他们。他可能是以呼召之前两兄弟的同样方式呼召他们。这兄弟二人立即离开了船和父亲,跟随耶稣。这兄弟二人不仅放下了家族事业来跟随耶稣,还离开了他们的父亲。耶稣没有问他们的父母是否同意他们进行专职事工,而是他知道,作为成年男子,他们要自己做出决定。今天,呼召仍旧一样,每个男人必须在服侍耶稣这件事上做出决定。这可能会让你放下你的工作,可能会让你离开你的父母。需要付出代价,但是是值得的。今天,神在寻找人献上生命,来全职服侍他。你愿意吗?

4:23-25耶稣的全职事工

  • 4:23耶稣走遍加利利,做了三件事:(1)在会堂里教训人——会堂是犹太人聚集在一起,敬拜和领受教训的地方。因此,耶稣去到会堂里,让他们明白旧约经文的真正意义。(2)传天国的福音——耶稣会公开宣讲天国的好消息。因着他要做的一切的事,因着他传讲的新的道路,万事万物都会发生改变,这消息是给一切听到的人的。(3)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耶稣也做同情和怜悯的工。他没有仅仅关注有钱人和安逸的人,他的信息和医治的大能也触及到了社会的最底层,最不受重视的社会最底层的人。
  • 4:24耶稣的名声传遍了叙利亚。因此,那里的人把一切得病的人,就是得了各种疾病的、各种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癫痫的、瘫痪的人,都带到耶稣这里,耶稣就治好了他们。这些人在社会眼中是不正常的,不值得耶稣这样一个名声大噪的领袖浪费时间,但是耶稣没有拒绝他们。耶稣花时间在他们身上做工。他行了无法被否认的神迹。得病的人每一次都立即得了医治。这与今天的假教师有所不同,他们宣称会医治病人,却并不起作用。或者有人并不是真的有病,他们宣称得了医治来欺骗他人相信虚假的事。耶稣医治的能力也不是基于被医治者的信心,而是基于耶稣,医治者。今天的假教师做着相反的事,把他们的失败怪罪于他人的信心不足。
  • 4:25耶稣持续的教训、传道和医治,导致大量的人从加利利、低加坡里、耶路撒冷、犹太和约旦河外来跟随耶稣。事情在切实地发生,人们对耶稣做出回应。他们想要更多地了解这个人是谁。确定无疑的是,他们的脑海中一定充满了问题:他真的在行神迹吗?他在圣经方面的智慧从何而来?他所说的天国的福音是什么?这真的是基督吗?他们跟随耶稣,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也会找到答案。

复习题

  • 为什么耶稣前往加利利很重要?
  • 那伟大的光是谁?
  • 首先的兄弟二人需要放弃什么来跟随耶稣?
  • 随后的兄弟二人需要放弃什么来跟随耶稣?
  • 耶稣在全职侍奉的时候,做了哪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