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背诵:马太福音11:13
11:12-15施洗约翰象征着重大的改变
- 11:1-11施洗约翰此时被关在监狱里,他想再次确认,耶稣就是那一位——基督,弥赛亚。耶稣让约翰的门徒去看证据,去看他们确实听到、看到的事,这些神迹表明耶稣就是那一位弥赛亚。然后耶稣针对施洗约翰对众人提问,并解释说施洗约翰比先知还要大,因为他就是预言成就的一部分,他来要为基督预备道路。尽管施洗约翰很伟大,但他身处的神所预备的时代中,无法完全理解和体会耶稣——因此所有信徒,即使是最谦卑的信徒,都比施洗约翰还要大,这是由于我们所能享有的身份——明白并相信耶稣的死亡和复活。
- 神定法则时代指的是在某些时间段里,神按照他的旨意和管理,在世界上以特定的方式运作。
- 救恩一直都是“因着信”,但是在旧约里,人们“相信神”,而在新约里,人们“相信耶稣”。加拉太书3:11;哈巴谷书2:4;罗马书4:3
- 11:12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开始——也就是自从他开始事工,为耶稣,也就是基督,预备道路开始,直到现在——在这个故事中耶稣对众人说话的时候,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这很难理解,但可能意味着从准备阶段开始,到由耶稣开始为止,天国在反对和拒绝中艰难地推进,受到众多来自犹太人和宗教领袖的暴力和迫害。
- 11:13约翰的事工表明,事情将要发生巨大变化。因为众先知和律法都说预言,直到约翰为止。神会通过先知和律法,把他的旨意传达给他的子民。但是他们都是有限的——“直到约翰为止”。这两种揭示神旨意的方式,持续时间是有限的,因为神有更好的方法,把他的旨意传达给我们。这两者放一起等同于整本旧约,并且它预示了耶稣的到来,但是“说预言”的工作持续到约翰开始事工为止,没有继续下去。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再重要,而是它们所预言的事情已经开始实现,新的神定法则时代即将到来,会超出他们的启示。既然约翰的事工是为弥赛亚做准备——耶稣说他自就是弥赛亚,那么神启示的重点将会转向耶稣。
- 神所预备的时代指的是在某些时间段里,神按照他的旨意和管理,在世界上以特定的方式运作。
- 救恩一直都是“因着信”,但是在旧约里,人们“相信神”,而在新约里,人们“相信耶稣”。
加拉太书3:11;哈巴谷书2:4;罗马书4:3
- 11:14对众人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对于那些思索耶稣的话的人来说,一定会产生许多情绪和看法。耶稣在努力针对施洗约翰的作用以及他事工的意义阐明一个伟大的真理,事都要改变,弥赛亚就在眼前。耶稣告诉众人“你们若肯领受”——也就是如果他们愿意相信,耶稣所说的关于约翰的事情都是真的,那么他们也可以相信下一个关于施洗约翰的说法——“这人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这预言说的是,“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以利亚就会到来。耶稣说约翰实现了这个预言,不是在身体上成为“以利亚”(约翰予以了否认),而是以“以利亚的心志能力”完成了预言中应由他完成的工作。
玛拉基书4:5,6;马太福音17:12-13;路加福音1:17;约翰福音1:21
- 11:15说了这话之后,耶稣命令人群——“有耳可听的”——指的是任何人——“就应当听。”——指的是我们不仅要听说的是什么,更要密切注意,理解并做相应的回应。听到这消息的,每个人都有责任通过悔改和相信来听从。对于固守本国身份和传统的犹太人来说,这消息让人难以接受。今天,你也许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要放弃你认为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来相信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是很难的。但是,你是要维护传统,还是要明白真理——可以给你自由的真理。你会面临来自同龄人的压力,不让你接受耶稣的教导。许多人可能会出于对周围的人的担心而拒绝这个消息。你可能会面临来自社会或同龄人的压力,让你拒绝,但耶稣在呼召你接受它。
11:16-19耶稣的比较
- 11:16-17耶稣知道他周围的人在想什么。所以他使用比较的方法来解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他说,他们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说:“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捶胸。”孩童试图唤起同伴的反应,但是他们不配合。于是耶稣说,他以同样的方式教导并试图唤起人们的反应,但是他们不配合。他们毫无反应。他们既不开心也不难过。耶稣在下面两节经文中继续应用这个方法。
- 11:18-19A应用:(1)约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他严格控制饮食,不用正常方式进食。因此,人们说,“他是被鬼附着的”——他们拒绝他的信息,说他进食的方式奇怪是因为他被鬼附身,并拒绝接受他关于悔改的消息。(2)人子(耶稣)来了,也吃也喝——意思是他并不严格控制饮食,正常进食。因此,人又说,“他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意味着他们拒绝他的信息,说他进食正常就意味着他会暴饮暴食,会醉酒。并且,他们说因为他与税吏和罪人一起吃喝,他要么是他们的朋友,要么认同他们有罪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不为耶稣弥赛亚的到来而欢喜。无论是约翰还是耶稣,他们都拒绝合作。
马太福音9:10-13
- 19B耶稣在比较的最后,指出尽管许多人拒绝了给他们的“智慧”,然而智慧会借着“智慧之子”,也就是接受它的人的生活和行为得到证明。这并不需要讨论或决定,而是需要相信并实践,借此证明的它的真实性。有人会拒绝,有人则会证明它的真实性。
复习题
- 什么是预言“直到约翰为止”?
- 神所预备的时代是什么?
- 约翰以谁的“心志能力“”实现了预言?
- 耶稣的比较指出了什么?
- 智慧如何得到证明?